CuterCorley CuterCorley
4年前
uni-app入门教程(1)uni-app简介、部署和目录结构
@toc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uniapp的基本情况,并引导快速创建和运行第一个uniapp项目,同时对项目的目录结构和代码规范进行详细说明,适合uniapp零基础初学者。一、uniapp介绍uniapp是DCloud官方推出的重要产品,是一个使用Vue.js开发跨平台应用的前端框架,官网是。开发者通过编写一套Vue.js代码,即可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SQL优化器原理
摘要:在MaxCompute中,Join操作符的实现算法之一名为"HashJoin",其实现原理是,把小表的数据全部读入内存中,并拷贝多份分发到大表数据所在机器,在map阶段直接扫描大表数据与内存中的小表数据进行匹配。    这是MaxCompute有关SQL优化器原理的系列文章之一。我们会陆续推出SQL优化器有关优化规则和框架
编程范儿 编程范儿
3年前
项目中的富文本编辑器该如何选择?
项目中经常需要用到富文本编辑器的时候,而常见的富文本编辑器都有哪些?该如何选择?先看看市面上都有哪些可用的富文本编辑器:(插件式的,支持Vue,React,Angular框架)(Typescript开发的Web富文本编辑器,轻量、简洁、易用、开源免费,支持JS直接引入使用,或者Vue2/3,React)(开源,插件多,功能齐全,支持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Skynet 初探(1) 之 echo 复读机
  最近在关注云风大神基于CLua写的Skynet网络框架!采用单进程多线程的Actor并发模型,每个Actor都可以理解成一个服务(协程),服务之间的通信也是采用消息传递的机制与golang、erlang很像。    但是由于大神们的境界太高并且手册、文档较少,所以对初学者来说确实有点难入门。基本只能在目录下的examples与test目录下看实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Flutter开发环境搭建Mac版
由于我公司使用的是Mac电脑,但家里是windows。所以这篇文章没有视频,但我会写的尽量详细。希望你能通过阅读文章,也能在mac上搭建起Flutter环境。照着这篇文章配置时,你最好自备了梯子,否则不保证能顺利完成。系统环境要求因为Flutter是新出的框架,所以对系统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MacOS(64bit)磁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GObject对象系统
转自: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gobject/index.html简单的说,GObject对象系统是一个建立在GLIB基础上的,用C语言完成的,具有跨平台特色的、灵活的、可扩展的、非常容易映射到其它语言的面向对象的框架。如果你是一个C语言的执着的追随者,你没有理由不研究一下它。前言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Panda处理文本和时序数据?首选向量化
导读Pandas作为Python数据分析的首选框架,不仅功能强大接口丰富,而且执行效率也相比原生Python要快的多,这是得益于Pandas底层由C实现,同时其向量化执行方式也非常利于并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这种向量化操作不仅适用于数值计算,对于文本和时间格式也有着良好的支持,而这就不得不从Pandas的属性接口谈起。腾讯课堂|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 后端自学之路
微信公众号「后端进阶」,专注后端技术分享:Java、Golang、WEB框架、分布式中间件、服务治理等等。老司机倾囊相授,带你一路进阶,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最近有些网友问我如何自学Java后端,还有些是想从别的方向想转过来,但都不太了解Java后端究竟需要学什么,究竟要从哪里学起,哪些是主流的Java后端技术等等,导致想学,但又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82天突破1000star,项目团队梳理出软件开源必须注意的8个方面
近期,我们在GitHub上开源了微服务任务调度框架SIATASK,82天,收获了1000个star!由于这是SIA团队第一次开源项目,开源的相关工作,团队之前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因此我们特别整理了本次开源的各种记录事项,希望给今后开源的项目做参考。关键步骤1.开发2.协议3.安全扫描4.文档5.版本号6.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InfoQ 趋势报告:架构和设计领域技术演变详解
https://www.infoq.cn/article/R7lWXd0R4VFf3E0bB\38本文概述了我们对当前“架构和设计”领域的看法,这个领域侧重于基础设施模式、技术框架模式的实现,以及软件架构师必须掌握的设计流程和技能。关键要点:我们看到了“演化式架构”设计需求的增长,这种架构建立在可替换性设计和关注“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