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Design】100行代码搞定一个功能完整的报表页,你不心动吗?
使用文档地址:http://43.143.54.159/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hunanliy/reportdesignReportDesign是一款基于ElementUI进行扩展的Vue开源组件库,以数据驱动视图,通过简单的配置生成一个完整的页面,主要包含Form表单、Table表格、Report报表和DialogS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oracle库文件建立完整数据库的过程介绍
最近帮忙老师写一部分网站管理系统的功能,由于不在同一个地方,老师发给了我一个库文件(后续名为.dmp),要我自己建个数据库在上面跑起来,下面就说说我做的步骤,以免到时候需要用的时候又忘了。(https://www.oschina.net/action/GoToLink?urlhttp%3A%2F%2Fwww.baisoujs.com%2F)1、首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Http协议入门、响应与请求行、HttpServletRequest对象的使用、请求参数获取和编码问题
1课程回顾web入门1)web服务软件作用:把本地资源共享给外部访问2)tomcat服务器基本操作:启动: %tomcat%/bin/startup.bat关闭:%tomcat%/bin/shutdown.bat访问tomcat主页:http://localhost:80803)web应用目录结构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Oracle 19c 之 RPM 包安装初体验 CDB(二)
!(https://oscimg.oschina.net/oscnet/594c4473f1ac3c736d43ffeaf778a1ee189.gif)作者|JiekeXu来源| JiekeXu之路(ID:JiekeXu\_IT)转载请联系授权| (微信ID:xxq1426321293)大家好,我是JiekeXu,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MySQL单表数据不要超过500万行:是经验数值,还是黄金铁律?
原文地址:梁桂钊的博客(https://www.oschina.net/action/GoToLink?urlhttp%3A%2F%2Fblog.720ui.com%2F2019%2Fmysql_why_one_table_500w%2F%3Foschina)博客地址:http://blog.720ui.com(https://ww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SpringBoot 2,用200行代码完成一个一二级分布式缓存
缓存系统的用来代替直接访问数据库,用来提升系统性能,减小数据库负载。早期缓存跟系统在一个虚拟机里,这样内存访问,速度最快。后来应用系统水平扩展,缓存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存在,如redis,但是每次从缓存获取数据,都还是要通过网络访问才能获取,效率相对于早先从内存里获取,还是不够逆天快。如果一个应用,比如传统的企业应用,一次页面显示,要访问数次redis,那效果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HTML5 & CSS3初学者指南(1) – 编写第一行代码
介绍网络时代已经到来。现在对人们来说,每天上网冲浪已经成为一种最为常见的行为。在网页浏览器中输入一段文本地址,就像http://www.codeproject.com,等待一下,网页就加载到浏览器窗口中。一个典型的网页是由文本、图像和链接组成的。除去内容上的差异,不同网站的网页也具有不同的外观和感受,以实现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身份品牌的目的。
ClickHouse内幕(1)数据存储与过滤机制
本文主要讲述ClickHouse中的数据存储结构,包括文件组织结构和索引结构,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数据过滤机制,从Part裁剪到Mark裁剪,最后到基于SIMD的行过滤机制。数据过滤机制实质上是构建在数据存储格式之上的算法,所以在介绍过滤机制前先介绍下Cl
Python进阶者 Python进阶者
12个月前
我用cpca 截取地址中的省市区,突然就乱了,这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我是Python进阶者。一、前言前几天在Python钻石交流群【逆光】问了一个Python数据处理的问题,问题如下:请问一下我用cpca截取地址中的省市区,突然就乱了,这是什么原因?二、实现过程这里【瑜亮老师】给了个思路如下:看着好像是行弄乱了。【
京东云开发者 京东云开发者
10个月前
【我在京东做产研】校招 2 年,个人角度(成长)回顾 - 行且知
2022.6月毕业,然后入职于JD京东保险技术平台部,岗位后端开发工程师,至今已两年回顾毕业后的工作历程(文章会以现实时间为顺序来进行回顾),有很多大佬的帮助和指点。因此,想将自己的思考也分享给后来的同学们文章从个人角度(成长)出发,回顾工作点滴。会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