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SDL安全设计工具,一款支持多人协作实施威胁建模的微信小程序
SDL安全设计工具,一款支持多人协作实施威胁建模的微信小程序楔子痛点威胁建模活动组织方法道具使用方法要点使用示例多人单人Q&A其他游戏参考阅读致谢Shingle,音\ˈʃɪŋɡl\,是世界上第一款(唯一?)用于安全威胁评估的微信小程序,方便团队开展STRIDE建模,支持项目向导、中英文以及多人协作。!(https://oscimg.osch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Taro 「物料市场」及「交流社区」 惊喜上线
多端统一开发框架Taro自2018年6月开源以来,一直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目前,TaroGitHubstar数已经突破了1.8w。作为研发团队,我们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但也始终不忘初心。一直以来,我们对Taro框架不断完善和优化,近期也即将发布全新的大版本(Taro1.3),将提供快应用和QQ小程序的开发支持,Rea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Uniapp使用GoEasy实现websocket实时通讯
Uniapp作为近来最火的移动端开发技术,一套代码,可以打包成Android/iOSapp和各种平台的小程序,可谓是没有最方便只有更方便。GoEasy上架DCloudUniapp插件市场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收到很多Uniapp开发人员的赞扬和好评,小编在此隔着屏幕向大家鞠躬,小编和GoEasy团队会继续努力,持续为Uniapp开发者提供最简单且优雅的A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Spring Cloud与微服务构建:Spring Cloud简介
SpringCloud简介<fontsize4微服务因该具备的功能</font微服务可以拆分为"微"和"服务"二字。"微"即小的意思,那到底多小才算"微"呢?可能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答案。从参与微服务的人数来讲,单个微服务从架构设计、代码开发、测试、运维人数加起来是8~10人才算"微"。那么何为"服务"呢?按照"微服务"概念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Go 1.16新功能特性不完全前瞻
Go1.16将于2021年2月发布。目前已经进入freeze状态,即不再接受新feature,仅fixbug、编写文档和接受安全更新等。目前Go1.16的发布说明尚处于早期草稿阶段,但Go团队成员正在致力于编写发布说明。Go1.16的完全特性列表说明还得等真正发布前才能得到。如今要了解Go1.16功能特性都有哪些变化,只能结合现有的releas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Hey,邀请你加入我们一起玩耍
蚂蚁集团作为一家聚焦金融的科技公司,需要全方位的安全可信能力来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可信平台团队的主要职责是为蚂蚁集团金融级云原生基础设施及之上的各类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重点负责但不限于以下方向:基于Kubernetes的安全产品研发;可信身份体系的设计及研发;可信计算平台的方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IRA中的史诗、故事、版本与冲刺
史诗,故事,版本与冲刺这四辆马车能够优雅地管理敏捷过程的范围和时间表。并构建您的工作。一旦软件团队熟悉瀑布或其他传统项目管理风格,他们常常感到“如何构建我的工作”的痛苦。幸运的是,敏捷开发使用四个明确的交付工具,将结构带入任何敏捷项目:史诗,用户故事,版本和冲刺:·Epic史诗大量的工作,包含故事·Story故事最小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vivo 商城架构升级
一、前言在前面几篇文章中,相信大家对vivo官网商城的前端架构演变有了一定的了解,从稳步推进前后端分离到小程序多端探索实践,团队不断创新尝试。在本文中,我们来分享一下vivo官网商城在Node服务端渲染(ServerSideRendering,SSR)方面的实战经验。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CSR与SSR的对比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ProtoBuf试用与JSON的比较
介绍ProtoBuf是google团队开发的用于高效存储和读取结构化数据的工具。什么是结构化数据呢,正如字面上表达的,就是带有一定结构的数据。比如电话簿上有很多记录数据,每条记录包含姓名、ID、邮件、电话等,这种结构重复出现。同类XML、JSON也可以用来存储此类结构化数据,但是使用ProtoBuf表示的数据能更加高效,并且将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Code Review最佳实践
  我一直认为CodeReview(代码审查)是软件开发中的最佳实践之一,可以有效提高整体代码质量,及时发现代码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像Google、微软这些公司,CodeReview都是基本要求,代码合并之前必须要有人审查通过才行。  然而对于我观察到的大部分软件开发团队来说,认真做CodeReview的很少,有的流于形式,有的可能根本就没有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