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宽 李志宽
3年前
新手入门二进制安全和网络渗透,该选哪个比较好?
大家好我是周杰伦1方向选择最近,有很多粉丝都不约而同的问到了我一个问题:二进制安全和网络渗透,怎么选?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选择方向上有所帮助。首先先来理清楚,这两个方向分别是干嘛的。一般来说,二进制安全方向,主要是做逆向分析、漏洞挖掘与Exploit、内核安全、破解等工作。网络渗透主要是Web安全、内网渗透、漏洞扫描与利用、安全审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ETH 4G DAG问题及其对策
众所周知,对于只有4Gb显存的显卡来说,ETH的DAG尺寸已经非常大了,快要大到放不进只有4Gb显存的显卡了。另外,windows10操作系统还要从4Gb的显存中拿走0.5Gb显存,加剧了4Gb显卡显存的紧张态势。但这并不表明4Gb显存的显卡现在就挖不了ETH了,因为当显卡的显存不足够容下ETH的DAG文件时内核会使用系统内存(内存条的内存)。由于显卡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PHP中HASH函数的优化技巧
Hash数据结构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数据结构,作为一个程序员,你可能每天都在和它接触,尽管很多时候你可能没有意识到。Hash在PHP内核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数组、变量作用域、函数参数列表等均是基于Hash实现。所以,在PHP里你能看到各种对于Hash的优化。Hash数据结构Hash数据结构,本质上为了解决计算机中真正意义的数组只能使用数字作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UC手机浏览器js加入收藏夹
概述对于某些网站来说,让用户一键把网页加入收藏夹的设计是非常棒的,它能提醒用户把网页加入收藏夹,从而增加用户的回访率,使网站获得更多的流量。在PC端,只有ie和ff支持用js把网页加入收藏夹的操作,在移动端目前都不支持把网页加入收藏夹,除了uc手机浏览器,因为uc手机浏览器用的U4内核,经过了一些处理。由于U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OLAP数仓入门:基础篇
文章作者:温正湖网易易数内容来源:数据库内核@知乎专栏导读:近七年在网易杭研一直从事数据库相关的开发工作,主要是MySQL和MongoDB这两种数据库,去年开始涉及图数据库Neo4J。上述几种,都可认为是OLTP类数据处理,由于工作需要,需要调研学习OLAP技术和相关系统,本文开始逐步进行第一轮总结,很多东西还只是片面理解,权当做个笔记。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 NIO 直接缓冲区和非直接缓冲区
前面我们一直说NIO能够提高性能,那么到底如何提高效率。本篇就接着上一篇文章的缓冲区,来看看直接缓冲区和非直接缓冲区。非直接缓冲区首先看看非直接缓冲区。我们之前说过NIO通过通道连接磁盘文件与应用程序,通过缓冲区存取数据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物理磁盘的存取是操作系统进行管理的,与物理磁盘的数据操作需要经过内核地址空间;而我们的Java应用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JVM中锁优化简介
本文将简单介绍HotSpot虚拟机中用到的锁优化技术。自旋锁互斥同步对性能最大的影响是阻塞的实现,挂起线程和恢复线程的操作都需要转入内核态中完成,这些操作给系统的并发性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在很多应用上,共享数据的锁定状态只会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若实体机上有多个处理器,能让两个以上的线程同时并行执行,我们就可以让后面请求锁的那个线程原地自旋(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Android 整体设计及背后意义
现实工作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框架的升级带来协议性能的提升、编程模式的变革带来业务的飞跃......姑且不论这些表述是否有问题,实际上如果系统地看待事物整体,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以LINUX为例,尽管其内核大获成功,但如果不是遵循POSIX、并成为一个开源、精简的UNIX实现,很难想象其最终会有何种发展。因此,对事物进行全局和一定深入的探究有时会有更
SPDK对接Ceph性能优化
关键词:SPDK、NVMeOF、Ceph、CPU负载均衡SPDK是intel公司主导开发的一套存储高性能开发套件,提供了一组工具和库,用于编写高性能、可扩展和用户态存储应用。它通过使用一些关键技术实现了高性能:1.将所有必需的驱动程序移到用户空间,以避免系统调用并且支持零拷贝访问2.IO的完成通过轮询硬件而不是依赖中断,以降低时延3.使用消息传递,以避免IO
Kubernetes 资源拓扑感知调度优化
作者星辰算力团队,星辰算力平台基于深入优化云原生统一接入和多云调度,加固容器运行态隔离,挖掘技术增量价值,平台承载了腾讯内部的CPU和异构算力服务,是腾讯内部大规模离线作业、资源统一调度平台。背景问题源起近年来,随着腾讯内部自研上云项目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始使用云原生方式托管自己的工作负载,容器平台的规模因此不断增大。以Kubern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