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影响范围工具探索
祖传代码不敢随意改动,影响范围无法评估。并且组内时常有因为修改了某块代码,导致其他业务受到影响,产生bug,影响生产。2.研发提测完成后,测试进入测试后经常会向研发询问本次需求改动影响范围,以此来确定测试用例,以达到精准测试,提升整个需求的质量,缩短交付周期。那么,如何才能规避这种隐患?有没有一种工具能够协助代码研发及review人员更加精确的判断当前代码改动影响范围,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提供除了业务逻辑条件验证,针对代码作用范围,给测试人员提供精确验证链路?
一条数据包从收到发--交换芯片篇(一)
从程控交换设备的软处理到交换芯片的硬件pipeline,从基于dpdk的软件转发到可编程的pipeline硬转发,从Kbps带宽能力到Tbps能力,网络转发设备的发展带来大带宽能力的同时,其技术架构也是经历了软硬软硬的周期,可谓完美演绎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各领风骚数年”的传奇。但对于底层网络而言,其七层架构、数据包结构、协议标准基本没有变化,即对于网络转发设备而言,数据报文处理架构可以做通用设计抽象,转发细节的差异与演进大多体现在报文处理逻辑的优化,内部报文高速传递的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