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云RDS数据库如何修改数据库参数
天翼云RDS数据库支持修改数据库参数。最近遇到几个用户反馈要求天翼云对MySQLRDS数据库的库表名修改为大小写不敏感,这可以通过修改RDS数据库的参数来实现。今天就用这个实例来讲解一下天翼云RDS如何修改数据库参数。MySQL数据库对库表名称大小写是否敏感和MySQL运行的操作系统有关,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对大小写不敏感所以运行在Windows上的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
4年前
浅谈Vue3新特性
Vue3的已发布一段时间了,新的Vue3在语法以及底层都进行了全新的重构,带来了更快的运行速度,更小的构建包,更友好的编程规范,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变化吧。更快传统的虚拟dom算法:组件patch的时候,需要重新创建整个vdom树,然后遍历整棵树进行diff,update...更快的虚拟dom算法,源自编译模板时给予更多的运行时提示:1.编译模板时对动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2019年Java学习之
我们在写java程序的时候,为了进行优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处理效率上,但是对IO的关注却很少。这也可能是由以前java早期时JVM在解释字节码时速度慢,运行速率大大低于本地编译代码,因此以前往往忽视了IO的优化。但是现在JVM在运行时优化已前进了一大步,现在的java应用程序更多的是受IO的束缚,也就是将时间花在等待数据传输上。现在有了NIO,就可以减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Java的内存管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Java号称可以自动管理自己的内存,使程序员从内存管理的围墙解放出来,但是一连串的内存泄漏和溢出方面的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深入了解Java的内存管理机制。本篇文章将从Java的内存区域开始剖析Jvm的内存机制,阐述内存溢出异常产生的原因。运行时数据区域众说周知,Java程序是运行在Java虚拟机
可莉 可莉
3年前
2019年Java学习之
我们在写java程序的时候,为了进行优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处理效率上,但是对IO的关注却很少。这也可能是由以前java早期时JVM在解释字节码时速度慢,运行速率大大低于本地编译代码,因此以前往往忽视了IO的优化。但是现在JVM在运行时优化已前进了一大步,现在的java应用程序更多的是受IO的束缚,也就是将时间花在等待数据传输上。现在有了NIO,就可以减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Electron是个啥?
 于2013年作为构建Github上可编辑的文本编辑器Atom的框架而被开发出来 是目前开源开发者、初创企业和老牌公司常用的开发工具 是桌面应用框架 相当于一个浏览器的外壳,可以把网页程序嵌入到壳里面,可以运行在桌面上的一个程序 把网页打包成一个在桌面运行的程序 比如像QQ、优酷、网易音乐等等 功能的强大超出你的想象,可以构建跨平台桌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Redis for OPS 01:关于 Redis 基础说明与安装部署
写在前面的话本章节开始在主要介绍在运维工作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数据缓存NoSQL服务Redis,搭建很简单,使用很简单,运行也稳定的一批,一般小公司几乎很少出现以为量的问题导致他down掉的情况,但如果我们想走上更高的台阶,只是简单的安装运行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会写这几篇博客,算是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其内容涉及:主从,哨兵(高可用),集群(分布式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 应用发布后,需要关注的7个性能指标
在某个重大发布之后,都需要记录相应的指标,本文介绍了最重要的几个Java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和平均负载等。为理解应用程序在生产环境中如何运行,就需要遵循一些Java性能指标。在以前,当软件被发布后,开发者是没有方法去了解它在生产环境中的运行情况;而现在,几乎任一个你可以想到的指标都可以被监测和报告。时下,开发者面临的问题并不是缺乏信息,
“双碳”背后的硬核存储(下)
作为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一直被称作“互联网的心脏”,在数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的今天,数据中心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但也是公认的“耗能大户”。近期,天翼云发布存储资源盘活系统,瞄准这个“耗能大户”,针对它的运行场景提供了其他的节能减排方案,为实现“双碳”目标又添了一份力量。存储资源盘活系统是如何在数据中心运行场景中助力节能减排的?正如上篇推送提到的,在
爬虫时“封IP”试试这个方法
我想很多会爬虫技术的小伙伴有给别人写爬虫软件赚外快的经历,小编也不例外。有时候就会遇到粉丝在后台留言,问:大佬,运行你的爬虫程序怎么报错了?于是我让他把报错信息发过来,看过之后一声叹息。多数爬虫源码运行的报错都是由于访问目标网站过于频繁,从而导致目标网站返回错误或者没有数据返回。这也是最常见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封IP”,需要不断地切换IP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