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专栏
教程
课程
飞鹅
本次共找到2104条
快速排序
相关的信息
CuterCorley
•
4年前
商业数据分析从入门到入职(4)初识商务智能
一、商务智能含义之前可能听说过PowerBI、Tableau等用于商业分析的工具,但是你可能会认为它们就是用来制作图、仪表盘和报告的。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Bl(Businesslntelligence)即商务智能或商业智能,它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用来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快速准确的提供报表并提出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
墨冰
•
4年前
最好用的Python学习教程第一篇章
学习不打烊,充电加油只为遇到更好的自己。希望大家如果觉得好的话可以点赞,评论鼓励一下。一、从这里学起?学Python你应该知道这些内容。1.1导语如何快速学会Python?这篇博客会告诉你如何从无到有,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博客主励志打造最好用的Python基础教程。1.2为什么要学习Python简单易学Python是一种代表简单主义思想的语言,
Bill78
•
4年前
Gartner:敏捷开发的10大指导原则
据Gartner的资料表明,一众CIO现在有压力,需要支持快速发展的数字业务发展,而同时又遇上传统项目和开发方法不能与时俱进的难题。企业现在大量采用敏捷开发,以加快项目进度及更好地显示其价值。Gartner应用架构、开发和整合峰会下个月在悉尼召开。Gartner公司研究总监NathanWilson在会议前夕表示,敏捷方法如果使用得当,是有能力改变IT业
Stella981
•
3年前
Beyond Comparer如何合并网页代码
BeyondCompare是一款智能化的文件管理工具,支持快速准确地比较、合并代码文件,是一款适合广大程序员朋友们使用的最佳编程辅助软件,其中在文本合并会话中,软件支持合并多种类型的源代码文件,主要包括:C,C,C,ObjC源代码;COBOL源代码;Delphi表单;HTML;Java源代码;VisualBasic源代码等等,接下来本文主要和大家讲
Stella981
•
3年前
ReactNative[0.60.5]源码解析之启动流程(Android)
接触RN开发也快两年的时间了,期间也开发了5、6个APP了,ReactNative的版本也在快速的迭代着,今天重新出发,从源码解析一下App的启动流程,此次解析基于RN0.60.5版本。开始之前开始分析之前,新建一个名为RnDemo的空项目,RN版本选择0.60.5,通过查看项目的目录结构中Android部分会自动为我们生成MainActi
Wesley13
•
3年前
5分钟带你浅谈企业级PaaS平台HZERO!
汉得企业级PaaS平台HZERO一款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企业级PaaS平台,可支持企业各类系统搭建或产品研发,帮助企业快速构建技术中台。HZERO是企业级PaaS平台,结合汉得多年项目实施经验,应用微服务、容器、DevOps等云原生技术,封装了大量技术开发包、技术应用组件、技术场景实现能力,并结合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
Stella981
•
3年前
Kubernetes受欢迎的由头
Google开发的这个容器管理系统很快成为开源历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Kubernetes是一个在过去几年中快速蹿升起来的开源的容器管理系统。它被众多行业中最大的企业用于关键任务,已成为开源方面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这是怎么发生的?该如何解释Kubernetes的广泛应用呢?Kubernetes的背景:起源于Google的Borg系
Stella981
•
3年前
Kata Containers 2.0 的进击之路
KataContainers开源项目于2017年底正式启动,其目标是将虚拟机(VM)的安全优势与容器的高速及可管理性相结合,为用户带来出色的容器解决方案。该项目在过去两年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版本的路线图包含什么特性?首先让我们快速回顾一下KataContainers项目的奋进之路…缘起:KataContainers
Stella981
•
3年前
Python日志库logging总结
在部署项目时,不可能直接将所有的信息都输出到控制台中,我们可以将这些信息记录到日志文件中,这样不仅方便我们查看程序运行时的情况,也可以在项目出现故障时根据运行时产生的日志快速定位问题出现的位置。1、日志级别Python标准库logging用作记录日志,默认分为六种日志级别(括号为级别对应的数值),NOTSET(0)、DEBUG(10)
Stella981
•
3年前
Flink 作为现代数据仓库的统一引擎:Hive 集成生产就绪!
在2020年,你的数据仓库和基础设施需要满足哪些需求?我们总结了几下几点:首先,当下的企业正快速转向更实时化的模式,这要求企业具备对线上流式数据进行低延迟处理的能力,以满足实时(realtime)或近实时(nearrealtime)的数据分析需求。人们对从数据产生到数据可用之间延迟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曾经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
1
•••
177
178
179
•••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