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阿都 菜鸟阿都
4年前
electron:桌面应用程序的革命
“ 你也许不了解electron,但你应该了解或使用过atom、vscode、xminzend,没错他们所使用的开发技术就是electon,通过前端技术开发桌面应用程序,刚开始接触electron时,考虑最多的是性能问题,不过作为一个vscode、xminzen重度使用者的我来说,基本上对其性能的担心减少了很多,并且发现了基于vue框架构造electro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Notadd —— 基于 nest.js 的微服务开发框架
前言随着node.js社区的不断发展,虽然有express、koa、egg....这样的框架,或者更应该称之为工具包,无一解决js作为一个后端语言的问题——架构。Nest.js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使用了Typescript,较为完整的AOP思想,同时在IO密集型应用上有着不俗的表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后端框架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Kubernetes架构的八大问题
Kubernetes架构非常适合有一定服务规模的组织,但它对其他人来说可能过于复杂。!(https://oscimg.oschina.net/oscnet/f32fd9b4f9ef42deb3bb8dcaa7e5d3f2.jpg"点击查看源网页")开源容器编排平台Kubernetes已经成为任何在生产环境中部署容器化应用程序的人事实上的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Golang In PingCAP
随着Golang在后端领域越来越流行,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Golang作为主力开发语言。本次GopherChinaBeijing2016大会上,看到Golang在各家公司从人工智能到自动运维,从Web应用到基础架构都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可以说Golang在这几年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PingCAP是一家由几名Go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MySQL高可用之MHA
背景介绍高可用架构对于互联网服务基本是标配,无论是应用服务还是数据库服务都需要做到高可用。本文是对MySQL数据库的高可用方案中,基于主从复制的MHA软件理论部分进行梳理和小结。MHA软件介绍1.MHA软件是由MHAManager(管理节点)和MHANode(数据节点)组成2.MHAManager可以单独部署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Cloud Native 与12
12Factor(twelvefactor),也称为“十二要素”,是一套流行的应用程序开发原则。CloudNative架构中使用12Factor作为设计准则。12Factor的目标在于:使用标准化流程自动配置,从而使新的开发者花费最少的学习成本加入项目中。和底层操作系统之间尽可能的划清界限,在各个系统中提供最大的可移植性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Spring Cloud系列之微服务介绍
相信我,请认真读完,点开每一个链接,或许你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微服务?什么是分布式?什么是云计算?绝对没有多余!1微服务微服务架构是“新常态”。构建小型的、自包含的、随时可以运行的应用程序可以为代码带来极大的灵活性和灵活性。springboot的许多专门构建的特性使得在大!(https://oscimg.oschina.net/o
高性能API网关Kong介绍
本文关键词:高性能、API网关、Kong、微服务1.Introduction是随着微服务(Microservice)概念兴起的一种架构模式。原本一个庞大的单体应用(Allinone)业务系统被拆分成许多微服务(Microservice)系统进行独立的维护和部署,服务拆分带来的变化是API的规模成倍增长,API的管理难度也在日益增加,使用API网关发布和管
Iframe在Vue中的状态保持技术 | 京东云技术团队
Iframe是一个历史悠久的HTML元素,根据MDNWEBDOCS官方介绍,Iframe定义为HTML内联框架元素,表示嵌套的BrowsingContext,它能够将另一个HTML页面嵌入到当前页面中。Iframe可以廉价实现跨应用级的页面共享,并且具有使用简单、高兼容性、内容隔离等优点,因此以Iframe为核心形成了前端平台架构领域第1代技术。
工程中实践的微服务设计模式
最近在读《微服务架构设计模式》,开始的时候我非常的好奇,因为在我印象中,设计模式是常说的那23种设计模式,而微服务的设计模式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留给大家,在文末我会附上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本次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工作中对微服务设计模式的应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