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e181 Irene181
4年前
微软独家采访龟叔! 大爆料13个问题,快来看看龟叔的怎么说!
作为Python之父的龟叔,从加入微软到现在,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微软也是在龟叔入职的半年之际,独家采访了龟叔。通过向网友广泛征集13个问题,来回答网友们的一些提问。小伙伴赶紧搬好板凳,听听龟叔怎么说吧。1.Python是如何被创建出来的龟叔自阿姆斯特朗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了CWI研究实验室,从事的正是编程语言(abc)的开发工作,但是由于缺乏语言的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类的设计技巧
    大家好,我是白泽。这几天一直有空就开始了我的博客路。    今天我们来讲讲对象设计的技巧吧,之前自己也是一头雾水,这对象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呗还设计个锤子啊?知道在上家公司工作,因为要求的规范比较严格,所以在类的设计上也是有点要求。之后看了本《java核心技术》,如果你是新手,那么我强烈推荐这本书而不是《java编程思想》,后者写的很好不过不适合新手
简
4年前
如何自学Android
引言:知乎上我曾回答了,之后有不少知乎朋友私信或Email给我,希望能讲讲学习Android的心得。业内有不少同仁写过关于如何自学的文章,本文则是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可能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写出来仅供大家参考。看到很多人提问非科班该如何学习编程,其实科班也基本靠自学。有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再厉害的老师能教你的东西都是很有限的,真正的修
lzy lzy
3年前
RPC框架手撕之路---java反射以及动态代理机制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RPC框架所需要的java基础,第一点就是java的动态代理机制,动态代理机制的基础是反射,无论是在实际编程或者是面试时,都是java知识的重中之重。java反射:定义: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一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通过反射机制调用一个类的任意方法,这种动态获取类信息以及动态调用类方法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D语言在国内的发展问题
D语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编译型语言,也就是所谓的系统级编程语言,有非常强大的编译时机制,更有强大的性能,简洁的语法就像C、JAVA、PHP一样容易使用。国内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D语言官网的中文社区,让一些喜欢D语言和使用D语言的开发者不能聚集在一起探讨问题,当然HuntLabs已经准备了两个域名打算做中文社区,是dlangchina.com和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C# 多线程之List的线程安全问题
网上关于List的线程安全问题将的很少,所以自己实验了一把,发现确实是线程不安全的.所以当你在进行多线程编程中使用了共享的List集合,必须对其进行线程安全处理.List的Add方法是线程不安全的,List的源码中的Add方法,使用了每次当当前的元素达到上限,通过创建一个新的数组实例,并给长度翻倍的操作.如果单线程操作不会有问题,直接扩容,然后继续往里面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ThreadLocal详解
ThreadLocal翻译成中文比较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线程局部变量。  这个玩意有什么用处,或者说为什么要有这么一个东东?先解释一下,在并发编程的时候,成员变量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其实是线程不安全的,各个线程都在操作同一个变量,显然是不行的,并且我们也知道volatile这个关键字也是不能保证线程安全的。那么在有一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变量是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二)——数组
  上篇博客我们简单介绍了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概念,对此模糊很正常,后面会慢慢通过具体的实例来介绍。本篇博客我们介绍数据结构的鼻祖——数组,可以说数组几乎能表示一切的数据结构,在每一门编程语言中,数组都是重要的数据结构,当然每种语言对数组的实现和处理也不相同,但是本质是都是用来存放数据的的结构,这里我们以Java语言为例,来详细介绍Java语言中数组的用法。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C# Lambda表达式详解,及Lambda表达式树的创建
 每次写博客,第一句话都是这样的:程序员很苦逼,除了会写程序,还得会写博客!当然,希望将来的一天,某位老板看到此博客,给你的程序员职工加点薪资吧!因为程序员的世界除了苦逼就是沉默。我眼中的程序员大多都不爱说话,默默承受着编程的巨大压力,除了技术上的交流外,他们不愿意也不擅长和别人交流,更不乐意任何人走进他们的内心!  题外话说多了,咱进入正题: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类文件结构
代码编译的结果从本地机器码转变为字节码(ByteCode),是存储格式发展的一小步,却是编程语言发展的一大步。存储格式发展:  今天的计算机仍然只能识别0和1,但将我们编写的程序编译成二进制本地机器码(NativeCode)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越来越多的程序语言选择了与操作系统和机器指令集无关的、平台中立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