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专栏
教程
课程
飞鹅
本次共找到2271条
内容分发
相关的信息
徐小夕
•
4年前
浏览器缓存库设计总结(localStorage/indexedDB)
前言浏览器缓存设计一直是web性能优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SPA应用盛行的今天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前端工程师,为了让我们的应用更流畅,用户体验更好,我们有必要做好浏览器缓存策略.每个Web应用体验都必须快速,对于渐进式Web应用更是如此。快速是指在屏幕上获取有意义内容所需的时间,要在不到5秒的时间内提供交互式体验。并且,它必
徐小夕
•
4年前
javascript正则深入以及10个非常有意思的正则实战
前言熟悉我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我一向是不写热点的。为什么不写呢?是因为我不关注热点吗?其实也不是。有些事件我还是很关注的,也确实有不少想法和观点。但我一直奉行一个原则,就是:要做有生命力的内容。对于前端工程师来说,正则表达式也许是javascript语言中最晦涩难懂的,但是也往往是最简洁的.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诸如搜索,查找,高亮关键字等都可以
Irene181
•
4年前
恶补了 Python 装饰器的六种写法,你随便问~
大家好,我是明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装饰器的知识点,内容非常干,全程高能,认真吸收看完,一定会对装饰器有更深的理解。Hello,装饰器装饰器本质上是一个Python函数,它可以让其他函数在不需要做任何代码变动的前提下增加额外功能,装饰器的返回值也是一个函数对象。它经常用于有切面需求的场景,比如: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缓存、权限校验等场景。装饰
CuterCorley
•
4年前
Python 爬取留言板留言(三):多进程版+selenium模拟
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主要是对领导留言板内的所有留言的具体内容进行抓取,对留言详情、回复详情和评价详情进行提取保存,并用于之后的数据分析和进一步处理,可以对政府的决策和电子政务的实施提供依据。具体项目说明和环境配置可参考本系列的第一篇。本篇在第二篇的基础上做了一个主要改进:从多线程改变为多进程,设定同时运行的进程的数量为3,数量适中,这样在保证在同一
Dax
•
3年前
微信小程序不支持wx.getUserInfo授权的解决方法
微信小程序最近被吐槽最多的一个更改,就是用户使用wx.getUserInfo(开发和体验版)时不会弹出授权,正式版不受影响。现在授权方式是需要引导用户点击一个授权按钮,然后再弹出授权。我最近围绕这个做了一些研究,来看看我是如何做好这个授权。1.用户进来一个页面时,按照微信小程序的生命周期,开始解析onLoad里面的内容。所以我们在第一步,就把代码放在这里
爱丽丝13
•
4年前
这些鲜为人知的前端冷知识,你都GET了吗?
背景最近公司项目不多,比较清闲,划水摸鱼混迹于各大技术博客平台,瞬间又GET了好多前端技能,一些属于技巧,一些则是闻所未闻的冷知识,一时间还消化不过来,不由的发出一声感叹!前端可真是博大精深于是突发奇想,现分类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也补充了一些平时的积累和扩展了一些内容,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来接受前端的洗礼吧!!!论被玩坏了的前端HT
Wesley13
•
3年前
Java 解压zip压缩包
因为最近项目需要批量上传文件,而这里的批量就是将文件压缩在了一个zip包里,然后读取文件进行解析文件里的内容。因此需要先对上传的zip包进行解压。以下直接提供代码供参考:1.第一个方法是用于解压zip压缩包的方法。2.第二个方法是 删除该文件夹以及子目录和子目录文件的方法。3.第三个方法是删除 删除文件夹内所有文件和子目录的方法。因为
Stella981
•
3年前
Spring Cloud分布式微服务云架构源码分析 — Eureka
在看具体源码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之前我们所实现的内容,从而找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去分析。首先,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提供者、服务消费者这三个主要元素来说,后两者(也就是Eureka客户端)在整个运行机制中是大部分通信行为的主动发起者,而注册中心主要是处理请求的接收者。所以,我们可以从Eureka的客户端作为入口看看它是如何完成这些主动通信行为的。我们在将一个普通的
Stella981
•
3年前
Serverless 实战:如何结合 NLP 实现文本摘要和关键词提取?
对文本进行自动摘要的提取和关键词的提取,属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范畴。提取摘要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让阅读者通过最少的信息判断出这个文章对自己是否有意义或者价值,是否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阅读;而提取关键词的好处是可以让文章与文章之间产生关联,同时也可以让读者通过关键词快速定位到和该关键词相关的文章内容。文本摘要和关键词提取都可以和传统的CMS进行结合,通过对文章
3A网络
•
2年前
DNS 系列(一):为什么更新了 DNS 记录不生效?
我们在上网时如果想要访问到另一台机器上的内容,通常只需要直接输入一串地址,就能够准确访问到自己想要访问的网站。但是实际上这只是方便我们记忆的字符形式网络标识,真正让我们的机器和另一台机器进行沟通的是IP地址。只不过IP地址无论是输入还是记忆都非常麻烦,因此才诞生了域名系统。那么域名是怎么连接到那个服务器的IP呢?这就和我们今天要说的域名系统DN
1
•••
222
223
224
•••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