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110 Karen110
4年前
手把手教你使用Django如何连接Mysql
前言这次咱们来简述一下,Django如何连接Mysql。默认情况下,Django连接的是自己带的sqlite数据库。这种数据库好处是方便,不需要远程连接,打包项目挪到其他电脑上安装一下依赖一会就跑起来了。但是缺点就是,可能会出现各种莫名其面的问题,所以,尽可能在开始的时候,就配置上连接Mysql。连接MysqlDjango连接Mysql分三步1.
捉虫大师 捉虫大师
3年前
Cobar提出的一种在分库场景下对Order By / Limit 的优化
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捉虫大师",后端技术分享,架构设计、性能优化、源码阅读、问题排查、踩坑实践。本文已收录https://github.com/lkxiaolou/lkxiaolou欢迎star。Cobar虽然是一款“古老”的数据库中间件,但目前不少公司仍然在用它,且它包含了不少有意思的算法和实现,今天就来分享Cobar提出的一种在分库场景下对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mysql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与导出
需求:  在本地电脑上的mysql中创建了一个数据库,并且在该数据库中创建了很多表,表中数据比较多;  现在想换一台电脑,但是又不想重新建数据库、建表、造数据。解决方案:  利用mysql提供的命令,在本地将所需数据和表导出成.sql文件;  然后在另外一台电脑中使用mysql提供的命令,将导出的.sql文件导入,这样就能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Innodb中mysql如何快速删除2T的大表
这个时候所有的mysql的相关进程都会停止,直到drop结束,mysql才会恢复执行。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在droptable的时候,innodb维护了一个全局锁,drop完毕锁就释放了。这意味着,如果在白天,访问量非常大的时候,如果你在不做任何处理措施的情况下,执行了删大表的命令,整个mysql就挂在那了,在删表期间,QPS会严重下滑,然后产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MySQL数据库基础——本地文件交互
从这一篇开始,大概会花四五篇的内容篇幅,归纳整理一下之前学过的SQL数据库,一来可以为接下来数据分析工作提前巩固基础,二来把以前学的SQL内容系统化、结构化。今天这一篇仅涉及MySQL与本地文本文件的导入导出操作,暂不涉及主要查询语言以及MySQL与R语言和Python的交互。平台使用NavicatPremium(当然你也可以使用MySQL自带的w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OSSIM中分布式消息队列应用
OSSIM中分布式消息队列应用1\.消息队列处理企业日志数量正在以指数级形式高速增长,日志数据的具有海量、多样、异构等特点,基于传统的单一节点混合式安装的OSSIM平台(指OSSIM4.4及以下系统),无法满足海量日志分析要求。在OSSIM4.4以后的系统中增加了中间件RabbitMQ,可通过RabbitMQ将系统中各组件解除耦合,避免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MySQL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
MySQL主从复制(MasterSlave)与读写分离(MySQLProxy)实践Mysql作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免费数据库,相信所有从事系统运维的工程师都一定接触过。但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由单台Mysql作为独立的数据库是完全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无论是在安全性,高可用性以及高并发等各个方面。因此,一般来说都是通过主从复制(MasterS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Apache ShardingSphere整合Atomikos源码解析
Shardingsphere整合Atomikos对XA分布式事务的支持ApacheShardingSphere是一套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解决方案组成的生态圈,它由JDBC、Proxy和Sidecar(规划中)这3款相互独立,却又能够混合部署配合使用的产品组成。它们均提供标准化的数据分片、分布式事务和数据库治理功能,可适用于如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MySQL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分析
推荐理由:我们知道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生产数据库重点要思考的问题,海量的应用将数据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那么如何保障MySQL高可用性了,下面我给大家推荐的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采用较多的保障MySQL可用性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为文章原文:作者介绍:易固武,腾讯高级工程师,参与腾讯账号安全建设,腾讯数据仓库(
如何利用容器与中间件实现微服务架构下的高可用性和弹性扩展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选择的架构模式,它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然而,微服务架构下的高可用性和弹性扩展是一个复杂的挑战。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容器与中间件来实现微服务架构下的高可用性和弹性扩展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