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锁的分类:从对数据操作的粒度分表锁、行锁。从对数据的操作类型(读\写)分 读锁(共享锁)、写锁(排它锁)
读锁(共享锁):针对同一份数据,多个读操作可以同时进行而不会互相影响。
写锁(排它锁):当前写操作没完成前,它会阻断其他写锁和读锁。
第二章 表锁(偏读)
偏向MyISAM存储引擎,开销小,加锁快;无死锁;锁定粒度大。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高
关闭自动提交
set autocommit=0;
一、表级锁争用情况
show status like 'table%'
table_locks_immediate:产生表级锁的次数,表示可以立即获取锁的查询次数,每立即获取锁值加一
table_locks_waited:出现表级锁定争用而发生等待的次数(不能立即获取锁的次数,没等待一次锁值加1),此值高则说明存在着较严重的表级锁争用情况;
二、查看是否有表被锁。
show open tables
三、读锁
1.命令
mylock为表名
lock table mylock read,book write;
2.某张表添加读后出现的情况
① 当前session可以查询该表记录
② 当前session不能查询其他没有绑定的表
③ 其他session可以查询该表的记录
④ 其他session可以查询或者更新未锁定的表。
⑤ 其他session插入或者更新锁定表会一直等待直到获得锁。
四、写锁
book 为表名
lock table book write;
五、解锁
1.手动解锁
UNLOCK TABLES;
第三章 行锁(偏写)
一、特点
偏向InnoDB存储引擎,开销大,加锁慢;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最小,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并发度也最高。
InnoDB与MyISAM的最大不同有两点:一是支持事务(TRANSACTION);二是采用行级锁
二、分析行级锁争用情况
innoDB_row_lock
show status like 'innodb_row_lock%';
Innodb_row_lock_current_waits:当前正在等待锁定的数量。
Innodb_row_lock_time:从系统启动到现在锁定总时间长度。
Innodb_row_lock_time_avg:每次等待所花平均时间
Innodb_row_lock_time_max:从系统启动到现在等待最常的一次所花的时间;
Innodb_row_lock_waits:系统启动后到现在总共等待的次数;
三、事务
1.事务(Transaction)以及ACID属性
2.并发事务处理带来的问题
① 更新丢失
② 脏读
③ 不可重复读
④ 幻读
3.事务隔离级别
四、如何锁定一行
select * from test_innodb_lock where a=8 for update;
五、无索引行锁升级为表锁
无索引行锁升级为表锁
InnoDB只有在通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时使用行级锁,否则使用表锁!
总结:InnoDB的行锁是针对索引加的锁,不是针对记录加的锁。并且该索引不能失效,否则都会从行锁升级为表锁。
索引失效的情况:https://www.cnblogs.com/areyouready/p/7802885.html
六、间隙锁危害
当我们用范围条件而不是相等条件检索数据,并请求共享或排他锁时,innoDB会给符合条件的已有数据记录的索引项加锁;对于键值在条件范围内但并不存在的记录,叫做"间隙"(GAP)
InnoDB也会对这个"间隙" 加锁,这种锁机制就是所谓的间隙锁(next-key锁)。
危害:因为Query执行过程中通过过范围查找的话,他会锁定整个范围内所有的索引键值,即使这个键值并不存在
间隙锁有一个比较致命的弱点,就是当锁定一个范围键值之后,即使某些不存在的键值也会被无辜的锁定,而造成在锁定的时候无法插入锁定键值范围内的任何数据。在某些场景下这可能会对性能造成很大的危害。
七、优化建议
尽可能让所有数据检索都通过索引来完成,避免无索引行锁升级为表锁
合理设计索引,尽量缩小锁的范围
尽可能减少检索条件,避免间隙锁
尽量控制事务大小,减少锁定资源量和时间长度
尽可能低级别事务隔离
第四章 页锁
开销和加锁时间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会出现死锁:锁定粒度界于表锁和行锁之间,并发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