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 11兼容旧项目的一些注意点
众所周知,Oracle的Java8已经停更,Java11是下一个LTS版本。近期打算对一些旧项目升级到Java11,在这里记下一些需要注意的兼容性问题1.javax.xml.bind.JAXBExceptionClassNotFound问题JAXBapi是javaEE的API,在javaSE9中开始便不再包含这个包,在6/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dbcTemplate 和 mybatis 的对比
好处:  1.jdbcTemplate是spring对jdbc操作数据库进行的封装,使得开发者可以直接在java文件中编写sql,无需配置xml文件。  2.简单效率快缺点:  1. 使用时创建连接,不使用时立即释放。频繁的连接开启和关闭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数据库的性能。     解决办法:使用数据库连接池,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ASP.NET Core集成Nacos配置中心之适配多格式配置
前言默认情况下,用nacossdkcsharp集成ASP.NETCore的配置系统,是基于JSON格式的数据。随着业务系统的多样化,可能用的配置格式也是各有千秋的。有的会用yaml/yml,有的会用ini,有的会用xml,等等。那么如果我们存在nacos里面的配置数据是非JSON格式的,我们要怎么去适配呢?老黄在下面为大家一一解答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IOS使用新的HTTP2 api测试推送,APNs推送的测试工具
\TOC\工具项目地址githubhttps://github.com/wardenlym/apns2test(https://www.oschina.net/action/GoToLink?urlhttps%3A%2F%2Fgithub.com%2Fwardenlym%2Fapns2test)工具安装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JavaScript:JSON 和 JS 对象
区别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仅仅是一种数据格式(或者叫数据形式)。数据格式其实就是一种规范,按照这种规范来存诸和交换数据。就好像XML格式一样。区别JsonJavascript对象含义仅仅是一种数据格式对象的实例传输可以跨平台数据传输,速度快不能传输表现1\.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IOS开发网络第一天之02NSThread的基本使用
创建子线程的三种方法1.第一种方式,创建线程后必须要开启线程! NSThread \thread\\NSThread alloc\initWithTarget:             self selector:@selector(longTimeOperation) object:nil\;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Python 接口自动化测试
1\.接口基础知识1.1接口分类接口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程序内部的接口,一种是系统对外的接口。(1)webservice接口:走soap协议通过http传输,请求报文和返回报文都是xml格式的,我们在测试的时候都要通过工具才能进行调用,测试。(2)httpapi接口:走http协议,通过路径来区分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Spring中Bean的关闭与资源释放
缘起项目中需要用到kafka,公司的messagequeuesdk中已经封装了kafka的使用,在xml文件中进行配置就可以方便使用。但由于sdk的强依赖的问题,假如kafka链接失败会导致应用无法启动。所以就只能放弃sdk转为操作底层api操作kafka的启动监听以及关闭。在使用的过程遇到了启动空指针以及关闭时TransactionMan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Net Core Configuration Etcd数据源
前言    .NetCore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强大的Configuration配置系统,使用简单扩展性强。通过这套配置系统我们可以将Json、Xml、Ini等数据源加载到程序中,也可以自己扩展其他形式的存储源。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定义的方式为其扩展Etcd数据源操作。何为Etdc    在使用etcd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Etcd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ProtoBuf 的java使用
ProtocolBuffer是用于结构化数据串行化的灵活、高效、自动的方法,有如XML,不过它更小、更快、也更简单。你可以定义自己的数据结构,然后使用代码生成器生成的代码来读写这个数据结构。你甚至可以在无需重新部署程序的情况下更新数据结构。参考http://blog.csdn.net/luyee2010/article/details/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