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反序列化——apache
看了好久的文章才开始分析调试java的cc链,这个链算是java反序列化漏洞里的基础了。分析调试的shiro也是直接使用了cc链。首先先了解一些java的反射机制。一、什么是反射反射是Java的特征之一,是一种间接操作目标对象的机制,核心是JVM在运行的时候才动态加载类,并且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调用方法/访问属性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svn修改注释功能:
svn修改注释功能:将prerevpropchange.tmpl复制成prerevpropchange,并改变属性为:chmod755prerevpropchange;打开钩子,最后一部分应该为:if\"$ACTION""M"a"$PROPNAME""svn:log"\;thenexit0;
御弟哥哥 御弟哥哥
4年前
Java基础与提高干货系列 -- Java反射机制
前言今天介绍下Java的反射机制,以前我们获取一个类的实例都是使用new一个实例出来。那样太low了,今天跟我一起来学习学习一种更加高大上的方式来实现。正文Java反射机制定义Java反射机制是指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类和对象
一、类类是封装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的载体,在Java语言中对象的属性以成员变量的形式存在,而对象的方法以成员方法的形式存在。1\.类的构造方法构造方法是一个与类同名的方法,对象的创建就是通过构造方法完成的,构造方法分为有参构造方法和无参构造方法,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参数。说这么多概念是不是感觉有点麻木,直接看下面的例子吧。pub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TypeScript 中的类和接口
在面向对象(OOP)编程中,经常会使用到class(类)和interface(接口)。在TypeScript(以下简称TS)中也引入了类和接口的概念,使得TS强大的类型检测机制更加完善。就像我们所知道的,一个类是一堆抽象概念的集合,我们可以从类的构造方法中创建出享有共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一个接口所描述的是一个对象相关的属性和方法,但并不提供具体创建此对象实例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CSS3 filter
作者:汪娇娇日期:2016.10.9其实之前几乎都没用过filter属性,就算知道也只是在脑中留了点浅浅的印象,直到最近因为项目的原因,才对filter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学习。filter是css3的一个属性,Webkit率先支持了这几个功能,感觉效果很不错。不过现在大部分浏览器也都做了兼容性,下面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吧。现在规范中支持的效果有: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中的静态内部类学习记录
一、静态内部类:1.静态内部类,静态内部类对象可以不依赖于外部类对象,直接创建。 2.静态内部类中,只能直接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如果需要调用非静态成员,可以通过实例对象实例。3.静态内部类对象实例时,可以不依赖于外部类对象4.可以通过外部类.内部类.静态成员的方式,访问内部类中的静态成员。5.当内部类属性与外部类属性同名时,默认直接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Selenium3自动化测试【13】FireFox与Chrome浏览器元素定位
目前大部分浏览器都内置了相关插件或组件,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简洁地展示各类元素的属性定义、DOM结构、CSS样式等属性。本书中使用的浏览器主要是FireFox、Chrome(这2款浏览器也是作为开发者常用的浏览器),因此本节介于这2款浏览器一起看看这些工具(组件)的使用方法。火狐(FireFox)浏览器如果大家对火狐浏览器较为熟知,在旧版本上的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css为什么要清除浮动
DIV1宽度为100px,DIV2宽度为50px,如果上级DIV层的宽度大于DIV1DIV2的宽度,DIV2设置浮动属性float:left,DIV2会像流水一样,自动显示在DIV1的右侧,如果上级DIV层的宽度等于或者小于DIV1DIV2的宽度,那么,DIV2层就会被挤到DIV1的下方.如果DIV1设置了清除属性,DIV2就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Java面向对象之封装
概述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模拟,客观世界里成员变量都是隐藏在对象内部的,外界无法直接操作和修改。封装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保护屏障,防止该类的代码和数据被其他类随意访问。要访问该类的数据,必须通过指定的方式。适当的封装可以让代码更容易理解与维护,也加强了代码的安全性。封装的原则将属性隐藏起来,若需要访问某个属性,提供公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