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白 粥白
3年前
高考后即将分道扬镳,悄悄用python记录下三年情谊的“同学录”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今天就高考的最后一天了,记得当年中小学快毕业时,班上的同学都在相互交换写同学录,一本小小的同学录,装载着都是青春的回忆,或幼稚或成熟的字体,或长或短的语句,或认真或戏虐的毕业留言,让你瞬间回忆起快淡忘的那些人,那些事。毕业在即,我教你用python制作一份独一无二的同学录,留给未来回味,不给青春留遗憾。本文使用的逻辑是利用字典来保存学生
云服务器的概念以及用途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将业务迁移到云上,云服务器的租赁市场也异常火爆。很多用户开始选择租用云服务器来搭建自己的企业云平台。然而,仍然有很多用户甚至不知道云服务器是什么。今天,笔者将介绍一下什么是?云服务器有什么用?一、云服务器的概念云服务器也可以称为虚拟服务器或虚拟专用服务器。它是通过互联网上的云计算平台构建、托管和交付的逻辑服务器。云服务器具有与典型服务器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HTML5音乐播放器(四):播放列表与播放方式
发现播放列表和播放方式切换两个功能是连在一起的,单独一个拿出来说不太合适,所以就都一块弄完了。废话不多说,进入主题,功能的逻辑我是这么设计的:把整个歌曲文件的信息都写在json文件里,获取并生成播放列表。当播放歌曲时,系统会生成当前播放歌曲的引索值_(例如:1,2,表示第二张专辑的第三首歌,这个很重要,歌曲切换都是基于这个引索值的)_,当要播放下一曲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CPU,并行,并发,多线程
1.CPUI5处理器有四核四线程和四核八线程两种:(1).四核四线程:就是CPU有四个物理核心,每个核心一个时间内只处理一个线程调度,任务管理器中只显示4个CPU图表;(2)四核八线程:使用了超线程技术,把一个物理核心,模拟成两个逻辑核心,任务管理器中会显示8个CPU图表;I7处理器的八核八线程:有八个物理核心可以
烧脑活动 | 程序员思维大挑战!谁是不凡程序员?!
程序员需要有比常人高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这次我们就来点不一样的,挑战自己的大脑,让成就感来得更猛烈些吧!相信我,做出这些题远比王者农药好玩的多前方高能,强者进入01谁做对了?甲、乙、丙三个人在一起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比较难,当他们三个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来以后,甲说:“我做错了。”乙说:“甲做对了。”丙说:“我做错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们的答案并听了她们的意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巧用决策树消灭 if
前言最近公司在搞技术创新,老板把一群程序员拉到山上,锁在酒店会议室里憋了一晚总结出来几条意见,其中之一就是之所以每次产品改需求我们都会苦哈哈的加班写bug,主要不是因为产品今天提的需求,昨天就该上线,而是因为我们没有一种无需硬编码就能修改系统逻辑的方法。大家一致同意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开发一个可视化的规则编辑和执行引擎。我一听这不就是我N年前搞过的决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MySQL查询缓存
1、mysql分布式事务在mysql中,使用分布式事务的应用程序涉及一个或多个资源管理器和一个事务管理器,分布式事务的事务参与者、资源管理器、事务管理器等位于不同的节点上。这些不同的节点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具有逻辑完整性的事务。分布式事务主要作用在与确保事务的一致性和完整性。1.1、了解分布式事务的原理  资源管理器(RM):用于向事务提供资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SpringBoot项目使用多线程处理任务时无法通过@Autowired注入bean
  最近在做一个“温湿度控制”的项目,项目要求通过用户设定的温湿度数值和实时采集到的数值进行比对分析,因为数据的对比与分析是一个通过前端页面控制的定时任务,经理要求在用户开启定时任务时,单独开启一个线程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并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值存入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表,按照我们正常的逻辑应该是用户在请求开启定时任务时,前端页面通过调用后端接口,创建一个新的线
代码影响范围工具探索
祖传代码不敢随意改动,影响范围无法评估。并且组内时常有因为修改了某块代码,导致其他业务受到影响,产生bug,影响生产。2.研发提测完成后,测试进入测试后经常会向研发询问本次需求改动影响范围,以此来确定测试用例,以达到精准测试,提升整个需求的质量,缩短交付周期。那么,如何才能规避这种隐患?有没有一种工具能够协助代码研发及review人员更加精确的判断当前代码改动影响范围,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提供除了业务逻辑条件验证,针对代码作用范围,给测试人员提供精确验证链路?
一条数据包从收到发--交换芯片篇(一)
从程控交换设备的软处理到交换芯片的硬件pipeline,从基于dpdk的软件转发到可编程的pipeline硬转发,从Kbps带宽能力到Tbps能力,网络转发设备的发展带来大带宽能力的同时,其技术架构也是经历了软硬软硬的周期,可谓完美演绎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各领风骚数年”的传奇。但对于底层网络而言,其七层架构、数据包结构、协议标准基本没有变化,即对于网络转发设备而言,数据报文处理架构可以做通用设计抽象,转发细节的差异与演进大多体现在报文处理逻辑的优化,内部报文高速传递的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