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望舒 刘望舒
4年前
Android深入理解Context(一)Context关联类和Application Context创建过程
Android框架层Android深入理解Contextcategories:Android框架层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刘望舒」前言Context也就是上下文对象,是Android较为常用的类,但是对于Context,很多人都停留在会用的阶段,这个系列会带大家从源码角度来分析Context,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它。<!more1.Context概述Co
刘望舒 刘望舒
4年前
Android输入系统(三)InputReader的加工类型和InputDispatcher的分发过程
Android框架层Android输入系统Android框架层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刘望舒」前言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输入事件的处理,输入事件会交由InputDispatcher进行分发,那么InputDispatcher是如何进行分发的?这篇文章会给你答案。1.InputReader的加工类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知道InputReader会对原始
刘望舒 刘望舒
4年前
Android深入四大组件(四)广播的注册、发送和接收过程
Android框架层Android深入四大组件categories:Android框架层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刘望舒」前言我们接着来学习Android四大组件中的BroadcastReceiver,广播主要就是分为注册、接收和发送过程。1.广播的注册过程BroadcastReceiver的注册分为两种,分别是静态注册和动态注册,静态注册在应用安装时由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Spring Boot Mock单元测试学习总结
单元测试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使用Postman、SoapUI等工具测试,当然,这里的测试,主要使用的是基于RESTful风格的SpringMVC的测试,我们可以测试完整的SpringMVC流程,即从URL请求到控制器处理,再到视图渲染都可以测试。下面我主要总结下SpringBoot基于Mock的方式对控制层Controller和服务层Serivce的单元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Android SQLite基本用法
前言SQLite是一个进程内的库,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无服务器的、零配置的、事务性的SQL数据库引擎。它是一个零配置的数据库,这意味着与其他数据库不一样,您不需要在系统中配置。就像其他数据库,SQLite引擎不是一个独立的进程,可以按应用程序需求进行静态或动态连接。SQLite直接访问其存储文件。为什么要使用SQLite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QT TCP网络编程
首先介绍一下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相比而言UDP,就是开放式、无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层通信协议。下面,我一次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QT实现。我的开发环境是:QTCreator5.7。!oneservertwo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MySQL 事务(4)
什么是事务?数据库事务(transaction)是访问并可能操作各种数据项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由事务开始与事务结束之间执行的全部数据库操作组成。这里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它是数据库最小的工作单元,是不可以再分的。第二,它可能包含了一个或一系列DML语句,包括inser
Wesley13 Wesley13
3年前
Unity的对象复用
对象复用是用空间换时间的一种典型的做法,对于Unity来说虽然引擎内部有GameObject的对象池,但是这只是Native层的,到了Managed层还是可以继续优化的。通过Profiler能够发现实例化GameObject还是比较消耗CPU的。Unity中对象池主要有3种,1.普通的Cclass的对象池2.GameObject的对
Easter79 Easter79
3年前
TinyDbCluster大战MyCat纪实
测试工具选择由于TinyDBCluster是基于JdbcDriver层实现的分库分表方案,因此工具就只能选用支持自定义Driver的工具了,而MyCat由于是在通信层做的适配因此对工具不挑,这一点确实更方便一点,但是为了公平PK,因此就选择了Idea/DataGrip、NetBeans、DataVisualizer3种工具来测试,Idea
Stella981 Stella981
3年前
MyCat数据库的基础配置及使用
一、为什么需要分布式数据据库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行业应用系统的规模迅速扩大,行业应用所产生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动辄达到数百TB甚至数百PB的规模,已远远超出传统计算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集中式数据库面对大规模数据处理逐渐表现出其局限性。因此,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快速处理数据和及时响应用户访问的方法,也希望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