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味
软件研发工程师俗称程序员经常对业界外的人自谦作码农,一来给自己不菲的收入找个不错的说辞(像农民伯伯那样辛勤耕耘挣来的血汗钱),二来也是自嘲这个行业确实辛苦,辛苦得没时间捯饬,甚至没有驼背、脱发加持都说不过去。不过时间久了,行外人还真就相信了程序员就是一帮没品味,木讷的low货,大部分的文艺作品中也都是这么表现程序员的。可是我今天要说一下我的感受,编程是个艺术活,程序员是最聪明的一群人,我们的品味也可以像艺术家一样。
云服务器虚拟化超分与虚机性能关系分析
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商业模式的基础,它也是推动云计算经济的核心技术。虚拟化是指使用虚拟化软件在计算机硬件上创建抽象层,将单个计算机的硬件元素(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器等)分成多个虚拟计算机(VM),每个VM都运行自己的操作系统(OS),类似于独立的计算机。这样虚拟化技术能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互相隔离的虚拟服务器,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而是让CPU、内存、存储、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池化,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虚拟化能够提高企业资源运营效率,节约能耗,降低经济成本和空间浪费。
云服务器虚拟化超分与虚机性能关系分析
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商业模式的基础,它也是推动云计算经济的核心技术。虚拟化是指使用虚拟化软件在计算机硬件上创建抽象层,将单个计算机的硬件元素(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器等)分成多个虚拟计算机(VM),每个VM都运行自己的操作系统(OS),类似于独立的计算机。这样虚拟化技术能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互相隔离的虚拟服务器,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而是让CPU、内存、存储、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池化,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虚拟化能够提高企业资源运营效率,节约能耗,降低经济成本和空间浪费。
Goooood狗帝 Goooood狗帝
1年前
使用App盾方案加固移动应用
现今的科技不断变化的趋势使移动设备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文化组织的重要媒介。目前,先进的处理技术、互联网连接功能和移动应用程序的能力都尚在发展中,这是企业组织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模式转变问题。虽然移动应用提供了业务的灵活性,但也带来了安全方面的挑战。移动应用的安全威胁日益普遍,移动市场上越来越多受到恶意软件影响的应用,尤其是对信用信息敏感的金融领域。以下是移动应用潜在的的漏洞和保护技术。
一条数据包从收到发--交换芯片篇(一)
从程控交换设备的软处理到交换芯片的硬件pipeline,从基于dpdk的软件转发到可编程的pipeline硬转发,从Kbps带宽能力到Tbps能力,网络转发设备的发展带来大带宽能力的同时,其技术架构也是经历了软硬软硬的周期,可谓完美演绎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各领风骚数年”的传奇。但对于底层网络而言,其七层架构、数据包结构、协议标准基本没有变化,即对于网络转发设备而言,数据报文处理架构可以做通用设计抽象,转发细节的差异与演进大多体现在报文处理逻辑的优化,内部报文高速传递的优化等。
让存储绿“翼”盎然,天翼云HBlock入选工信部目录!
近日,中国电信天翼云的自研产品HBlock凭借“存储资源盘活技术”成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这一成绩是对中国电信天翼云以科技创新赋能千行百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认可。存储资源盘活技术作为该目录唯一的存储软件技术,能够快速整合现网资源,大幅提升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同时具备轻量、绿色、灵活、共生等优势,助力企业实现节能降碳和降本增效,为数据中心绿色转型提供技术保障。
LeeFJ LeeFJ
2年前
Foxnic-Web 代码生成 (1) —— 开始生成代码
使用FoxnicWeb以及FoxnicSQL进行应用开发时,都可以支持代码生成。他们的区别是,基于FoxnicSQL的快速main函数启动的应用,只需要生成Model和Service即可。基于FoxnicWeb开发Web应用时,除了生成Model和Service以外,还要生成Proxy、Controller、UI界面等。  Foxnic的代码生成是基于数据表的,所以当表结构变更,甚至只是注释的调整,我们也是建议重新生成必要的代码。在Foxnic的体系中,我们认为最初的表结构设计、ER图设计,就是这个系统设计的起点。后续的程序设计或数据结构设计都是表结构设计的延续。  Foxnic的代码生成体系希望开发者可以有一个较高的开发起点,可以基于生成的代码直接开发应用,甚至是代码生成后无需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关闭二次开发的开放性,毕竟自由的修改代码才是软件系统可以按需定制的终极路径。这也是Foxnic体系没有走无代码或低代码平台的原因。
浅谈OpenStack(一)
OpenStack刚开始只有nova(计算)和swift(存储)两个核心组件,尤其是nova,几乎负责了云主机生命周期的所有操作,包括cpu、内存、磁盘、网络等,后来随着功能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庞大,社区才把镜像管理(novaimage)服务、存储管理(novavolume)服务、网络管理(novanetwork)服务等独立出来,于是有了glance、cinder、neutron等服务。在OpenStack里有两个概念:组件和服务。我们把每个完成独立功能的项目称为一个组件,比如nova、cinder、glance、neutron。每个组件里会细分很多个服务,用来承担不同的职责,比如nova里会有novaapi服务,负责api请求的处理;novascheduler服务负责宿主机的调度;novacompute服务负责与虚拟化软件进行交互,来操作云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