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日益受到国家政策关注的背景下,云容灾能力已成为保障央国企业务连续性与数据安全的核心要素。响应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对业务连续性保障的要求,央国企正加速构建高可靠、高可用的容灾体系。
7月23日,在2025可信云大会上,天翼云凭借创新性的多活容灾服务能力,与中国电信卫星公司联合申报的“中国电信卫星通信系统业务跨域容灾”解决方案,成功入选“2025年度央国企云容灾领航者典型案例”。这不仅是对天翼云在云容灾领域技术实力与服务能力的权威认可,也为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云容灾领域的标杆实践。
天翼云多活容灾服务MDR创新性地融合“卫星+容灾”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容灾模式中面临的流量管理复杂、数据同步难度高、切换时效性低等关键挑战。该方案通过业务架构改造、建立完善的故障演练机制及高效的容灾切换机制等核心举措,采用两地三中心架构部署用户核心业务系统,显著提升了系统的高可用性与灾备能力,获得评审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天翼云多活容灾服务MDR,重构云容灾价值新标杆
天翼云多活容灾服务MDR以“技术突破”与“场景深耕”为驱动,致力于构建全面的云容灾价值体系,为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提供四大核心支撑: 低成本高可靠,灾备等级全覆盖 支持Tier3至Tier5+级灾备标准,最高可达Tier6。支持按需付费模式,显著降低企业初期投入成本,实现高性价比的灾备建设。 业务连续性保障,故障影响精准可控 采用故障域隔离技术,精准划定故障影响范围,结合7×24小时全链路监控体系,确保核心业务持续可用,推动容灾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转变。 秒级灾备响应,数据恢复零等待 响应国家关于“发挥中央企业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优势”的号召,拉通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生态共建”持续数据保护、数据库双活等六大同步工具,支持字节级数据复制与高效传输,实现恢复时间目标(RTO)小于1分钟、恢复点目标(RPO)趋近于零,保障业务连续性。 智能化编排管理,灾备运营降本增效 提供可视化预案设计工具与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支持自动化切换验证与结果判定,将传统人工操作耗时从数小时缩短至分钟级,大幅降低灾备运维复杂度。
从数据到业务的全链路保护,覆盖容灾全场景
天翼云多活容灾服务MDR构建了从数据层到业务层的完整容灾保护链,提供全链路技术闭环与全场景解决方案矩阵,覆盖央国企核心容灾需求: 全场景部署支持 • 天翼公有云云上灾备:适用于已上云企业,通过云内架构实现业务高可用。 • 混合多云跨云灾备:支持多云环境容灾,解决异构云兼容难题。 • 线下IDC向天翼云灾备:助力传统数据中心向云端迁移,构建“IDC+云”容灾体系。 全周期服务保障 • 咨询与交付一体化:提供涵盖业务调研、方案设计、演练实施及持续运维的端到端服务,确保灾备系统与企业业务深度契合。
作为云服务国家队,天翼云始终致力于实现“零中断、零丢失、零风险”的容灾目标。依托持续技术创新并践行央企责任,天翼云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构筑了坚实可靠的容灾基石。未来,天翼云将深度参与云容灾技术演进,筑牢国云安全屏障,助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