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京东物流 邓道远
背景描述
随着项目的不断维护,代码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大。调试代码的过程就变得极其痛苦,等待项目启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尤其是需要处理紧急问题的时候,切换项目启动,等待的时间就会显得尤为的漫长。无法忍受这种开发效率的我,决定将老项目迁移至vite。
距离Vite工具发布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日子了,工具链与生态已经趋于稳定,最新版本已经更新到了3.0,既然念头已起,心动不如行动。
1、什么是Vite
vite 发音为/vit/ 法语中就是快的意思,“人”如其名,就是快
一个开发服务器,它基于原生ES模块,提供了丰富的内建功能,如速度快到惊人的模块热更新(HRM)
一套构建指令,它使用rollop来打包你的代码,并且是预配置的,可输出用于生产环境的高度优化过的静态资源。
2、为什么快
众所周知,当冷启动服务器时,基于打包器的启动必须优先抓取并构建你的整个应用,然后才能提供服务,这一抓取构建的过程随着文件越来越多,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而Vite却通过将应用中的木块区分为依赖和源码两类,从而优化了大量的服务器启动时间。
依赖大多为在开发时不会变动的纯 JavaScript。一些较大的依赖(例如有上百个模块的组件库)处理的代价也很高。依赖也通常会存在多种模块化格式(例如 ESM 或者 CommonJS)。
Vite 将会使用 esbuild预构建依赖。esbuild 使用 Go 编写,并且比以 JavaScript 编写的打包器预构建依赖快 10-100 倍。
源码通常包含一些并非直接是 JavaScript 的文件,需要转换(例如 JSX,CSS 或者 Vue/Svelte 组件),时常会被编辑。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源码都需要同时被加载(例如基于路由拆分的代码模块)。
Vite 以原生 ESM方式提供源码。这实际上是让浏览器接管了打包程序的部分工作:Vite 只需要在浏览器请求源码时进行转换并按需提供源码。根据情景动态导入代码,即只在当前屏幕上实际使用时才会被处理。
3、如何完成老项目迁移
当前项目是Vue2.0,vue-cli4.0,node v14.18.2
3.1 首先我们需要先明确项目结构
与原来的Vue老项目相比,模板文件 index.html 需要从public挪到项目根目录中,Vite将 index.html 视为源码和模块图的一部分。由于我们只有一个入口文件,所以在index.html中需要引入main.ts
<script type="module" src="/src/main.ts"></script>
而且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下面写法引发的报错
<link rel="icon" href="<%= BASE_URL %>favicon.ico" />
[vite] Internal server error: URI malforme
解决办法是可以写一个简单的插件替换一下
res = code.replace(/<%=\s+BASE_URL\s+%>/g, baseDir);
与Vue-cli相同,需要一个配置文件 vite.cofnig.js, 与原来的vue.config.js同级
3.2 安装依赖
既然我们使用Vite,那么我们需要安装一个vite依赖。但是我们的老项目是Vue2.0,vite优先支持Vue3.0,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个转换工具 "vite-plugin-vue2"
npm i vite vite-plugin-vue2 -S
3.3 修改配置文件
修改package.json中的scripts,启动和打包方式使用vite
"serve": "vite",
"build": "vite build",
修改vite.config.js,与vue.config.js相似
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 createVuePlugin } from 'vite-plugin-vue2'
// https://vitejs.dev/config/ 这一行可以增加编辑器代码提示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
createVuePlugin({
jsx: true, // 兼容项目中的jsx组件
vueTemplateOptions: {}
}),
],
resolve: {
extensions: ['.vue', '.js', '.ts', '.jsx', '.tsx', '.json'],
alias: [
{
find: '@',
replacement: '/src'
}
]
},
server: {
open: true, // 控制台直接打开浏览器
host: 'xxxx.jd.com', // 本地host
allowedHosts: ['.jd.com', '.jdwl.com', '.jd.co.th', '.jd.id'],
port: 80,
cors: true,
proxy: {
'/api': {
target: 'https://xxx.jd.com',
changeOrigin: true,
rewrite: path => path.replace(/^\/api/, '/api')
}
}
},
})
3.4 剔除原来的webpack相关依赖
可以手动剔除 也可以重新启动一个vite项目再将所需代码移动到vite项目中
3.5 启动应用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启动应用了,不出意外的话,会有许多的报错信息,不过不要慌,我们一个一个的解决
4、遇见的问题汇总
4.1 环境变量
webpackl里的环境变量是默认存储在process.env里的,而vite是存储在import.meta.env里的
import.meta.env.MODE: {string} 应用运行的模式。
import.meta.env.BASE_URL: {string} 部署应用时的基本 URL。他由base 配置项决定。
import.meta.env.PROD: {boolean} 应用是否运行在生产环境。
import.meta.env.DEV: {boolean} 应用是否运行在开发环境 (永远与 import.meta.env.PROD相反)。
当然,既然是老项目,这种调用位置会有很多,我们可以使用比较简单的做法来兼容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define: {
'process.env': {}
},
})
4.2 global 变量
因为VIte 是 ESM机制,有些包内部使用了 node 的 global对象,解决此问题可以通过自建pollfill, 然后在main.ts顶部引入
// polyfills
if (typeof (window as any).global === 'undefined') {
;(window as any).global = window
}
4.3 Scss全局变量报错
这一点是vite与vue-cli 配置方式不同引发,而且如果使用了环境变量也需要适配vite的写法兼容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css: {
preprocessorOptions: {
scss: {
additionalData: '$ossHostVariable: \'import.meta\u200b.env.VUE_APP_OSS_HOST\';'
}
}
}
})
4.4 path 报错
Vite 是 ESM机制 path是node的包,所以需要兼容浏览器的引入方式,需要安装依赖 “path-broswserfiy”
只需要将引入的包替换即可
import path from 'path'
// 替换成
import path from 'path-broswserfiy'
4.5 Require报错
问题的引发与上面一致 都是模块加载方式的不同导致的,可以通过"
vite-plugin-require-transform"插件来解决
import requireTransform from 'vite-plugin-require-transform'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
requireTransform({})
]
})
4.6 vue组件的动态导入
vue的组件导入方式有很多,vite可以支持 () => import('/.vue')的方式导入,不过与webpack的区别在于需要补全文件的后缀,动态导入需要 import.meta.glob的方式
const load = import.meta.glob('@/views/**/index.vue');
export const constantRoutes: any = [
{
path: '/404',
component: load['404']
},
]
4.7 编译时的分包策略
const SPLIT_CHUNK_CONFIG = [
{
match: /[\\/]src[\\/]_?common(.*)/,
output: 'chunk-common',
},
{
match: /[\\/]src[\\/]_?component(.*)/,
output: 'chunk-component',
},
];
const rollupOptions = {
output: {
chunkFileNames: 'assets/js/[name]-[hash].js',
entryFileNames: 'assets/js/[name]-[hash].js',
assetFileNames: 'assets/static/[name]-[hash].[ext]',
manualChunks(id) {
for (const item of SPLIT_CHUNK_CONFIG) {
const { match, output } = item;
if (match.test(id)) {
return output;
}
}
if (id.includes('node_modules')) {
return id.toString().split('node_modules/')[1].split('/')[0].toString();
}
},
},
}
5、启动时间
不多说了 上图
不过还会有一些问题,开发模式下比如页面首次加载时间比较缓慢,大约在5s左右,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编译过程都交给了浏览器,相比于老项目冷启动动辄2 3分钟的体验,已经是天大的提升了。
6、总结
最后再来回顾一下,整体的迁移过程。
首先,明确项目结构,index.html模板文件 提到根目录下,统计增加vite.config.js文件。
然后,编写配置文件 vite.config.js 注意与 vue.config.js上的语法区别,注意兼容写法。
最后,处理项目中两种打包工具的不兼容写法。大部分还是模块规范的区别,node环境的变量以及语法所引发,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插件来兼容解决。
以上即为本次迁移的全部过程,丰富、优化了前端工具链的构建流程,极大的提升了开发人员的幸福感,以及开发体验,项目冷启动时间更是提升了百分之99%。虽然前期遇到了许多的坑,但是成功后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