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了实际业务在结合 vue 开发的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业务介绍
基于目标用户的孩子画像,打通、聚合京东现有体系关联资源,建立共生关系的开放式生态平台,涵盖满足家庭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多维度需求。覆盖场景场景导购、精准推荐、专属权益等,为京东有孩家庭购物提供优质优购体验。在项目开发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接口众多:近90个数据接口,数据字段不规范、不统一、难理解,接口开发经常延期且频繁变更;
交互复杂:各种交互及状态,且一态多用,给用户展示的是多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户操作异步更新页面;
快速上线:同时规划多版本,多版本并行开发。
技术选型
技术选型要对症下药,为了统一管理接口和数据,所采用的框架要有统一的数据中心,能做到视图与逻辑的分离,用数据来驱动视图,项目可以工程化来应对快速上线,以及利于后期维护。从学习成本来说,Vue 更容易上手,更轻量,结合 Vuex 管理状态,视图逻辑和数据的耦合度低,项目结构清晰明了,Vue 的可扩展性也非常好。Vue 核心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声明式渲染:通过简洁的模板语法来声明式地将数据渲染进 DOM,DOM 状态是数据状态的一个映射。
组件系统:跟大多数前端框架一样,都是把 UI 结构拆解成小的、可复用的组件树,然后像零件一样组装它们,Vue 还有比较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单文件组件,把归属于同一组件的模板、脚本、样式放在一个文件中,你不必再同时维护一个组件的多个文件,这样是不是很酷。
客户端路由:结合 vue-router,Vue 就可以实现一个 SPA 应用了,主要通过 hash 值来控制路由,路由又可以传递状态参数给组件。
状态管理:Vue 的基本状态触发过程是,用户行为使得 state 发生变化,state 的变化又触发视图的更新。而结合 Vuex 则可以管理全局的数据。
项目详解
项目结构
项目开发
下面将分为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开发辅助、路由、组件化、mixins、常量管理、数据中心、环境兼容、滚动行为。
开发依赖
项目采用 Webpack,并结合了 ESLint 和 Babel 等来进行开发和编译打包,Webpack 的基本配置不详讲,在基本配置的基础上,再分了开发环境的生产环境的配置:
// Dev 的配置module.exports = merge(base, { plugins: [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new webpack.NoErrorsPlugin(), new webpack.DefinePlugin({ 'process.env.NODE_ENV': JSON.stringify(process.env.NODE_ENV || 'development') }),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index.html', template: '../index.html' }) ]})// Prod 的配置module.exports = merge.smart(base, { module: { loaders: [ { test: /\.s[a|c]ss$/, loader: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fallbackLoader: "style-loader", loader: 'css!sass' }) } ] }, plugins: [ new ExtractTextPlugin('style.css'), new webpack.DefinePlugin({ 'process.env.NODE_ENV': JSON.stringify(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 filename: 'vendor.js' }), new webpack.LoaderOptionsPlugin(loadersConf), new webpack.optimize.UglifyJsPlugin({ compress: { warnings: false } }) ]})
开发环境中,用 express
和 webpack-dev-middleware
来搭建一个 dev server: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const webpackDevMiddleware = require('webpack-dev-middleware')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const conf = require('./webpack.dev.conf')const app = express()const port = process.env.PORT || 8080conf.entry.app = ['webpack-hot-middleware/client', conf.entry.app]const compiler = webpack(conf)app.use(webpackDevMiddleware(compiler, { publicPath: conf.output.publicPath, stats: { colors: true, chunks: false }}))app.use(require('webpack-hot-middleware')(compiler))app.listen(port, () => { console.log(`server started at localhost:${port}`)})
路由
一个路由子项如下:
{ name: 'index', path: '/index', meta: {title: '陪伴空间', pv: 50, profiles: true, visitor: true, verify () { return true }}, components: {default: Index2, navbar: Navbar}}
其中,配置里的 meta 包含了该页面(视图)的配置信息:
title:页面的标题
pv:用作记录页面的 PV
profiles:用于判断是否需要有孩子才能进入这个页面
visitor: 是否支持游客访问
verify:如果支持游客访问,可选的额外的放行校验
问题:在 ios 里,单页面应用切换视图时页面标题不能更新
解决:切换路由时用 iframe 加载一个空页面即可触发 title 更新,如下所示
const iframeLoad = (src) => { let ifr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iframe.style.display = 'none' iframe.src = src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frame) iframe.addEventListener('load', function() { setTimeout(function() { iframe.remove() }, 0) })}
路由中还要处理比较多的事情,在 router.beforeEach
中处理传进页面的参数,请求登陆状态和档案数据等基本接口,上报 PV,在 router.afterEach
中处理比较次要的事情。
组件化
接下来讲的是项目中的单文件组件。下面是一段特别编辑过的单文件组件代码:
<template><div v-show="isShow" class="test"> <!-- slot 的运用 --> <slot></slot> <slot name="slot2"></slot> <template v-if="testProp"></template> <template v-else></template> <!-- 对于嵌套较深的组件,可以用 function-type-prop 来代替 emit 触发链 --> <div @click="changeNickname && changeNickname('小镇')"></div> <div @click="close" class="test_btn">{{btnText}}</div></div></template><script>import Utils from '@/utils'export default { props: { testProp: { type: [Number, String], required: true }, changeNickname: Function }, data () { return { isShow: false, btnText: '', closeFn: null } }, methods: { close () { this.isShow = false this.closeFn && this.closeFn() }, // 除了 poops 传参,函数传参也是一种方式 open (btnText = '', closeFn) { this.isShow = true this.btnText = btnText this.closeFn = closeFn } }}</script><style lang="sass">@import "common";.test { background-image: url(~@img/test/bg.png);}</style>
slot 对于可复用组件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我们在实际的应用中,组件往往大同小异,看起来可以做成组件的模块总会或多或少差异的地方,通过参数来控制这些差异也是可行的,但非常不利于组件的扩展,所以这些地方就交给 slot 来应对,slot 的意思是插槽,意指我们能在父组件中需要的时候,给组件填充自定义内容。
父组件通过 props 给子组件传值,或者,父组件还可以通过子组件实例的方法来给子组件传参(如代码中的 open 方法)。
子组件可以通过 emit 触发事件来向上通信,或者,通过直接调用作为 prop 传进来的父组件方法也可以实现向上通信(如代码中的 changeNickname)。
mixins
通常来说,不建议使用全局的 mixin,但总会有特殊需要,比如在本项目中,由于埋点和其他需要,几乎每个组件都要用到几个公用的全局数据,所以放到全局的 mixin 是最好不过的了 Vue.mixin(mixins)
。使用全局的 mixin 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逻辑放到 mixin 里,因为每个组件都会执行一遍 mixin 的内容,组件一多就非常可怕了。
常量管理
为了以后能更好地维护代码,需要对常量作归集管理,这里的常量主要是链接和数据的字段等。
// 链接常量的统一管理export const REBUY_LIST = `${NIGHT}/re_purchase_detail`export const REBUY_SWITCH = `${NIGHT}/re_purchase_switch_good`export const REBUY_REMIND = `${NIGHT}/re_purchase_remind`// ...
// 数据字段的统一管理export const ID = 'id'export const SKU = 'sku'export const LINK = 'link'export const NAME = 'name'export const IMAGE = 'image'export const JD_PRICE = 'jdPrice'export const PRICE = 'price'// ...
统一的常量管理也有利于规范统一,比如数据字段,接口给到的数据可能有字段不统一,或者不表意,或者脏数据多等问题,这就需要在获取到后端数据后对其进行“修剪”,规范的统一的字段名也有利于组件化。
数据中心
项目用了 vuex 来统一管理数据,在 view 组件中通过 vuex 提供的 mapActions 和 mapGetters 来求取数据,如下代码所示。
computed: { ...mapGetters({ cate1st: 'cate1st', cate2nd: 'cate2nd' })},methods: { ...mapActions([ 'getCate1st', 'getCate2nd' ])}
而在“数据中心”中,getters 从 state 中取值,调用 action 请求后端接口,主动触发 mutation,在 mutation 里进行数据的“修剪”,得到我们真正想要的数据。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
环境兼容
项目需要兼容多环境,包括购物车相关、商详页链接、优惠券链接、搜索链接等因环境不同而不同的方法,为此得针对不同环境分别定义它们,再根据 ua 进行选择:
// ...let configs = {}export default configs[UA.type]
滚动行为
对于 SPA 应用来说滚动行为是个挺头疼的问题,毕竟其本质只是一个页面,又是异步渲染的,所以难以保证各个视图的滚动行为能像多页面应用一样。为此进行了以下几步的探索。
- 结合 vuex 来存储滚动
在 view 的 beforeDestory 时,主动记录该视图的滚动值,在下次 mounted 时延时滚动到该位置。
这个方案需要为每个需要记录滚动的视图添加 state、mutation 和 action,并在视图添加额外的代码,实际操作繁琐,且跳外部链接后再返回时所记录的值也已经被销毁。
- 使用浏览器存储
为了解决跳外部链接后返回也能定位滚动位置,使用 localStorage 来记录滚动值,而且使用了 mixin,这样有需要操纵滚动行为的视图插入这个 mixin 就可以了,不需要在视图里加额外代码。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并不能区分当次访问是第一次打开还是刚从外链返回,就导致了第一次访问也会被定位,就想到了 cookie,让 cookie 保持 30min。显然,这不是好的解决方案,再考虑到的是 sessionStorage,在当前会话中它能一直保持数据,跳外链返回后数据也还能保持着(此前以为跳外链后 sessionStorage 的数据也会被清除),新标签打开视为新会话,互不共用数据,这几点特性正好符合我们的要求。
另外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页面是异步渲染的,我们并不知道它的接口什么时候都请求完了,于是除了有默认的延时滚动外,还添加了主动触发滚动的特性,让开发者考虑什么时候页面才算加载完(通常是 watch 某个或多个异步请求的状态),然后主动去调用滚动方法。
最后要指出的是,滚动行为的解决方案也并不是完美的,比如,这个方案并不适用于有模块懒加载的页面。
最终 mixin 代码如下:
/** * 如需手动触发滚动: * manualTriggerLivescroll: true * this._livescroll() */import Tools from '@/utils/tools'const ss = window.sessionStorage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routeName: this.$route.name, liveScrollFlag: false, liveScrollFn: null, liveScrollTimer: null } }, computed: { liveScrollTop () { return ss ? ss.getItem(`view-${this.routeName}`) : Tools.getCookie(`view-${this.routeName}`) } }, methods: { _livescroll () { if (this.liveScrollFlag || !this.liveScrollTop) { return } this.liveScrollFlag = true // $nextTick 发挥不太稳定 this.liveScrollTimer = window.setTimeout(() => { document.body.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this.liveScrollTop }, 500) } }, mounted () { document.body.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 0 !this.manualTriggerLivescroll && this._livescroll() this.liveScrollFn = () => { ss ? ss.setItem(`view-${this.routeName}`, this.getScrollTop()) : Tools.setCookie(`view-${this.routeName}`, this.getScrollTop(), 0.2083) } window.addEventListener('touchend', this.liveScrollFn, false) }, beforeDestroy () {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touchend', this.liveScrollFn, false) this.liveScrollTimer && window.clearTimeout(this.liveScrollTimer) }}
其他
以下都是些琐碎的小问题,也有在项目开发过程踩过的坑。
- 接口延迟
为了尽量减少请求到的数据为空出的情况,基于 vue 的请求方法上包了一层,对于超时的接口重新发起一次请求。
- 支持 rest spread
给 babel 加 "plugins": ["transform-object-rest-spread"]
以支持 rest spread 的写法,或者直接用 babel-preset-env
,同时 eslint 的配置加上 "parserOptions": { "ecmaFeatures": { "experimentalObjectRestSpread": true } }
- 如何切换 Webpack 的 publicPath 在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配置
一开始是手动去更改,后来根据当前环境自动去选择
const publicPath = { development: '/', labs: 'http://xx.xxx.xx/mtd/h5/accompany/3.0.0-alpha/', production: '//xx.xxx.xx/mtd/h5/accompany/3.2.2/'}[env]
- 别名在 mixin 资源路径的应用
由于页面的路径跟 includePath 的路径不一样,比如有个 @mixin iconAddcart { background: url(../addcart.png); }
,在组件样式里 include 它时会提示找不到图片,这时如果改成带别名的路径 ~@img/addcart.png
就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 CSS Masking 的运用
可以参考 leeenx 的 CSS3 Mask 安利报告,在本项目中较大范围地使用了 mask,主要的好处就是:缩减背景图的大小,自定义遮罩,适应同形状多背景色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还要用 drop-shadow 的话,就得在外面再套一层来加 drop-shadow。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凹凸实验室(AOTULabs)。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