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的描述,当和服务器建立了连接之后,就可以和服务器进行通讯了,今天先说一下接收远端发送来的文本消息的方式吧。
在接收消息之前,需要明确一件事情,就是一旦你登陆至服务器之后,随时有可能有人人给你发来消息,所以应该考虑的是你需要做一个死循环,不断的监听消息,如果有消息之后,根据消息的不同形式,处理它。当然不用担心,觉得用个死循环很影响效率,实际上做过socket的就明白了,当你调用接收消息的函数时,是会阻塞的,如果没有消息,就阻塞,这样就不会浪费资源了。另外由于阻塞的缘故,所以我们不应该在你的主进程中来做接收消息这样的事情,而是通过一个线程,来专门做消息的接收。当你连接至服务器成功之后,就可以启动一个新的线程,在这个线程中利用前面创建好的客户端实例进行消息的接收了。当然,你可以不用阻塞的方式进行接收消息,而是用非阻塞的方式,但是,我觉得做为客户端而言,用阻塞方式更好一些,对于使用非阻塞,在做服务器端时很有用,但是对于客户端而言就显得没有必要了,在我的使用中,客户端都是使用的是阻塞的方式进行接收远端文本数据的。
前面已经说明,当你连接至服务器之后,你会获得一个客户端实例对象(Client),如果一直要保持连接的话,该实例对象应该一直存在。Client这个对象提供了一个recv()的该方法,通过该方法,就可以接收来自远端的消息了(recv文法默认是阻塞的方式的,如果不需要阻塞,可以通过其参数设置就可以了)。
Gloox在接收远端发来的消息时,会调用一个接口的实现类,该接口为:MessageSessionHandler,这个接口里面提供了一个handleMessageSession( MessageSession *session ) = 0方法,当远端有文本消息发来时,Socket接收数据中会创建一个MessageSession实例对象,表明有一个会话产生(一个无端与本地的会话就有一个对应的MessageSession对象),这时如果你注册了实现MessageSessionHandler接口的实现类,则客户端Client会自动调用你的实现类中的handleMessageSession(处理消息会话)接口。HandMessageSession的函数表现形式为:
virtual void handleMessageSession( MessageSession *session )
传入的参数MessageSession里面含有会话的相关信息,此时,如果你希望能获得里面的相关信息,则应该注册一个接口实现类,则程序将会自动调用你的接口实现类,这个接口类名为:MessageHandler,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注册的这个接口类应该是关于收到的消息的处理接口,也就是说如果你实现了这个接口,并注册至MessageSession对象中,则你将会得到你所需要的消息,注册MessageHandler接口实现类的方法是调用MessageSession参数传入的session->registerMessageHandler( this );方式,示例代码中的this指的是接收消息类,该类实现了MessageHandler中的handleMessage方法。MessageHandler中的virtual void handleMessage( Stanza *stanza, MessageSession *session = 0 )方法就是你需要实现的,同时可以在该方法内得到你所需要的文本信息。下面是得到这样的文本信息的示例代码:
std::string msg = stanza->body();//也即通过stanza参数传入的变量,通过得到其中的//body就可以得到无端给你发来的文本消息了。
而stanza->from()可以获得发送给你的远端的一个完整的JID号,这个很有用,因为你得区分是谁给你发来的消息。当然你可以获得一些其他的可能对你有用的信息,我这里暂且只举这两个通常都要用到的。
如果你得到了所想要的信息,并且也知道了是谁发给你的,这时你就可以在你的表现层里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了,当然应该是在你实现的MessageHandler中的handleMessage方法里面,比如你用MFC来做显示的话,这里就可以先通过获得MFC中相关的显示文本内容的地方的句柄,然后再将获得的文本信息写入即可。
说到接收的文本信息,通常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文本字体,颜色等相关的属性问题,这在XMPP标准协议中并没有这方面的文档,主要原因我觉得是因为在文本样式显示上的表现标准不相同,比如在WEB的文本显示和C/S模式下的文本显示等。不过关于XMPP协议有一个扩展的协议提到了这个问题,这个扩展协议扩展了一个叫做XHTML的扩展,从名字上看,应该是和WEB方面的文本样式表现差不多。由于这个不是标准使用的,而是建议使用的,在我的了解中,很多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了自己的扩展,而并没有参考XHTML进行扩展。
那么如何进行文本样式的扩展呢,其实从接收文本消息的那个接口实现类的方法中可以看出,当我们通过stanza->body()时,就可以获得一个std::string的文本内容,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字符串型的文本内容是这样的表现,它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从上面的示例来看,它应试表达的是传输的文本内容是“您好,世界”,而这句文本内容大小应该是12象素,显示的颜色应该是红色显示。可是我们通过stanza->body()之后,得到的是除了文本内容之外,还含有其对应的样式表现。那么应该怎么来分离内容与表现呢?
你可以通过字符串关键字来截取上面收到的文本信息,这样可以获得文本内容和样式,不过这个方法并不是很好的方式,虽然可以做得到。gloox内部提供了一个方法来处理这样的表现,这也是为了考虑自行扩展的原因出现的。使用Parser类就可以实现将字符串内容转换为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作,你就可以通过获得属性和值的方式来获得你想要的表现与内容了。Parser类的构造函数要求是一个继承了接口实现类的函数,该接口类是:TagHandler,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是要求用户实现这个处理Tag值的接口,这个接口里面含有一个抽象方法,是void handleTag( Tag *tag ) ;这样就可以解析你所收到的那样的字符串了,Tag标识的使用,可以参考gloox示例中的test里面的相关使用方法,这里只做一个使用的示例:
Parser pp(this); //我这里的this是指的接收消息的类,其中实现了TagHandler接口中的//handleTag方法。
pp.feed(stanza->body());//当调用这个语句时,就会调用handleTag方法了。
下面是我的handleTag的处理方法实现
void MyRecvMessage::handleTag( Tag *tag )
{
std::cout<
string fontSize = tag->findAttribute("size");//得到文本大小
std::cout<<fontSize<<std::endl;
string msgtt = tag->cdata();//得到文本内容
}
另外还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就是关于handleMessageSession( MessageSession *session )方法的实现类中,session对象是在gloox内部创建的,需要你将其删除掉,如果你不需要了,删除方法是调用Client对象中的disposeMessageSession方法,即可删除掉session对象了,示例代码:client->disposeMessageSession( m_session );如果不删除这个,则有内存泄露的危险。
那么这个session是个什么东东呢?它的意思是当你和远端,或者远端和你有消息发送或者接收时,就会创建一个Session对象,用这个对象来存储交互的信息,所以当你处理这个对象里面的信息之后,就可以将其删除掉了。具体的使用情况可以参考gloox中的示例程序中的相应地方。至于示例程序中的处理消息事件和聊天状态的句柄的使用,则可以通常查看相关的源文件的注释,可以看出来大概是如何使用和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了。
如果远端继续给你发消息的话,因为你已经删除了对应的Session对象,所以gloox后台又会创建一个MessageSession对象的,所以对于MessageSession对象的管理是一个值得好好考虑的问题了,同样对于向远端发送文本消息也一样存在着这个MessageSession对象的管理问题。因为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你和远端的某一个JID进行通话,至于是你结束你们之间的通话,还是远端结束你们之间的通话这个是并不明确的,也是不定时的,比如远端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发了消息,他有可能就只发送了这一个消息,就不再发送了,这时你可以将MessageSession删除掉(调用Client对象中的disposeMessageSession方法),但是你完全也有可能还会和你继续通信,所以你可以不用删除这个MessageSession对象。这样只要这个MessageSession对象一直保留着,你就可以随时和远端进行通讯了。但是如果有很多远端都要和你通讯,而你不删除这个MessageSession对象的话,则内存中将会有很多的这样的对象,而实际中,可能有些对象应该已经过期了,所以应该删除之。
删还是不删,是个问题,因为删的话,可能这个会话还在继续,而频繁的创建删除对象,是会带来一定的开销的,如果不删的话,则可能这个会话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这里有个策略的东西存在。你得根据你的需求和所考虑的情况来做决策,以更好的管理这些MessageSession对象。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qiuhong101/archive/2008/12/15/3514784.aspx